很多同学恨不能在建议部分解决所有问题,结果反而稀释了核心观点。最高级的呼应,是懂得做减法,抓住结论中最关键、最迫切的1-2个痛点,提出犀利而深刻的建议。
核心思路: 论文结论可能包含多个发现,但其中必有主次之分。政策建议不应是结论的简单复述和一一对应,而应进行优先级排序,集中火力攻克核心矛盾。这反而更能体现你从研究中提炼真知灼见的能力。
实战案例:
论文结论: 对某新型医疗APP的研究发现:
显著提升了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(主要积极发现)。
改善了医患沟通效率(次要积极发现)。
但老年人群体使用门槛高,数字鸿沟问题突出(最关键的负面发现/痛点)。
面面俱到的建议(平庸示范): 建议一:推广该APP。建议二:优化医患沟通功能。建议三:降低老年人使用难度。
完美呼应的建议(精准示范):
(直击痛点) 当前政策建议应聚焦于破解“数字鸿沟”:强制要求APP开发“老年模式”(大字体、语音导航、一键呼叫),并与社区医院合作开设“数字医疗助老”培训课程。
(对于积极发现,只需一句话带过)在此基础上,该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为后续全面提升医患服务效率提供参考。
点睛之笔: 审阅人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能抓住重点的研究者。忽略次要结论,用绝大部分篇幅去深入解决核心问题,这样的建议部分会显得重点突出、思考深刻,与结论的呼应也更加铿锵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