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写作不等于故作高深。清晰、准确、简洁才是最高标准。以下是治愈“啰嗦病”和“翻译腔”的三剂药方。
药方一:主动语态,增强力度
在不妨碍客观性的前提下,大胆使用主动语态。
改前:“本文通过一项问卷调查的实施,对员工满意度进行了研究。”
改后: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,探究了员工满意度。”
主动语态让句子更有力,动作执行者更明确。
药方二:精准动词,一剑封喉
用强有力的特定动词取代“动词+名词”的臃肿结构。
改前:“本文对两种方案的优劣做出了对比。”
改后:“本文对比了两种方案的优劣。”
改前:“这个发现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支持。”
改后:“这个发现支持了我们的假设。”
药方三:删繁就简,直击核心
勇敢删除所有不必要的词语。
改前:“毫无疑问,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。”
改后:“这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。”或“这个问题值得深思。”
完成初稿后,通读一遍,删掉每一个不必要的“的”、“了”、以及“进行”、“做出”、“之一”等“语言赘肉”。